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2项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成果-凯时尊龙

||||
您现在的位置是:凯时尊龙 > 新闻公告 > 院内要闻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2项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成果
2024年05月28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王春燕
  • 字号: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王春燕)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甄占民表示,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史和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始终牢记领袖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来学习、“第一遵循”来贯彻、“第一政治任务”来落实,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凝心聚力,带领全院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着力实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工程,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着力发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引领作用,着力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切实抓好有组织科研,推出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致辞。记者 朱高磊/摄

  甄占民表示,开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重大创新观点、重大战略举措,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牢牢把握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方向、重点、着力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思想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在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彰显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价值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继续加强总体谋划,充分调动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研究力量参与到有组织科研之中,加强研究视域融合、坚持优势互补、形成研究合力,推出更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此次发布会共发布了22项研究成果。其中,著作12部、论文10篇。与会编者、作者代表介绍了相关成果的研究背景、框架结构、主要观点等内容。

  “两部著作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共同展现了中华民族形成、演进、壮大的宏伟历史画卷,共同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演进路径和内在机理。”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对《(新编)中国通史纲要(全二册)》《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全二册)》两部著作进行了简要介绍。二者系《(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阶段性成果。前者以国家统一、社会发展为主线,围绕中国历史的关键之变、关键节点,突出历史主流、历史道路和历史趋势;后者立足新时代历史学研究、考古发现最新成果基础,以时间顺序阐述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主线脉络和突出成就,深入浅出阐明中华文明历史的发展规律。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发言。记者 朱高磊/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辛向阳介绍到,《“两个结合”基本问题研究》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党的文化领导权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如何理解“两个结合”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新的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以及如何在推进“两个结合”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辛向阳发言。记者 朱高磊/摄

  “《中华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哲学阐释》一书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深刻原理进行了哲学阐释,并指出深刻把握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关键所在,就是系统理解‘五个突出特性’的内在关联和原理性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张志强认为,中华之道即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之道,建设基于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一般文明理论的重要使命,就是要从“五个突出特性”所展现的系统关系中把握中华之道所体现的人类文明共同原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张志强发言。记者 朱高磊/摄

  《文明中国——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考古学阐释》以百年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实证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同时深入解读每个突出特性的内在特质、形成原因,并力图揭示“五个突出特性”之间相生相成的关系以及推进中华文明演进的内在机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国春认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科学揭示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精神命脉所系、价值追求所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国春发言。记者 朱高磊/摄

  “20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的一百年,也是中国美学走向现代的一百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平认为,建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需要总结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历程,《20世纪中国美学史》所做的就是在美学领域对这一历程进行回顾。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研究美学、发展美育实践,让美学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平发言。记者 朱高磊/摄

  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或王国政治思想的嬗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史卫民谈到,《辽西夏金政治思想史(全三卷)》陈述了辽朝的“儒化”政治思想、西夏的“佛化”政治思想、金朝“治化”政治思想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进程。该书还专门分析了辽、西夏、金时期的帝王观、天下观、统一观、正统观、“汉制”观、民本观的发展变化情况,并明确指出辽、西夏、金的政治思想有五大亮点,即文治、尊孔、科举、政论和重农。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史卫民发言。记者 朱高磊/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字是文明的标志。”在《中华民族语言认同研究》一书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军提出,语言文字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历史和现实影响。研究中国语言文字、中华民族语言认同,就是要从语言文字角度来认知历史的中国何以为中国,就是要从文化制度层面来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军发言。记者 朱高磊/摄

  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胡滨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院所代表及媒体代表参加发布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胡滨主持发布会。记者 朱高磊/摄

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2项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成果。记者 朱高磊/摄

会议现场。记者 朱高磊/摄

联系凯时尊龙| 网站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旧版网站

凯时尊龙的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 邮编:100007 信箱:北京1103信箱

电话:(010) 64014006 传真:(010) 64014008 e-mail:web-oys@cass.org.cn "));

网站地图